437ccm必赢国际获得437必赢会员中心第八届国学经典诵读大赛优秀奖

发布日期:2025-03-31 作者:刘博宙    编辑:樊金雷    来源:学院团委

当冰川融水叩响千年文明的回音,当黄沙烽火淬炼出铁血脊梁,当科技星火点亮丝路长河,437必赢会员中心第八届国学经典诵读大赛决赛震撼开启,学院参赛作品《黄河骨,兰大魂》最终获得优秀奖。让我们在回顾中以声为舟,溯流而上,在诗行中触摸一所大学与一条大河的共生之魂。

“我诞生于巴颜喀拉山脉的冰川褶皱,一滴水坠落时,听见远古的震颤”朗诵词以冰川融水的意象开篇,将黄河的源头与兰大的诞生交织:1909年,一簇火种刺破西北长夜,骆驼驮着《至公堂》的匾额,在黄河滩涂刻下第一道犁痕。伏羲卦象沉淀的智慧、兰州城砖瓦预演的文明,与兰大拓荒者的脚步共振,揭开了向荒芜处拓垦的宿命史诗。  

“问烽烟!可记得断戟刻的诺?问残阳!可照见玉门站的魄!” 金戈铁马之声,重现霍去病箭镞穿云、左宗棠柳笛固沙的边关豪情。而当1937年日寇炸毁黄河铁桥,兰大师生举火护书入洞,用体温烘干《永乐大典》,以脊梁弯成坎坎伐檀——洞中烛火将“除寇安国”的誓言烙进甘肃岩层,黄沙淬炼的不仅是铁甲,更是一所大学与民族共存亡的肝胆。

“敦煌壁画的青绿裂变为万亩苜蓿的叶绿素,丝绸古道的驼铃在数据流中重谱华章。”  从莫高窟飞天的飘带掠过光伏矩阵,到重离子加速器模拟宇宙星云;从草业科学院用基因编辑锁住黄沙,到敦煌学研究所接续藏经洞的烛火,兰大人以科技为笔,在古老土地上书写未来:青金石对抗时光熵增,麦氏方程重组丝路光年。这是跨越千年的浪漫契约,是淤沙里长出的春天。

“我们,是兰大的青年,是中国的青年!”  当黄河水裹挟李白的酒壶、杜甫的药罐奔涌向海,新一代兰大人正以“草业锁沙”“数字飞天”反哺母亲河。朗诵的尾声迸发铿锵誓言:自强不息,独树一帜,潜心笃学,壮志凌云——如黄河冰封下不屈的暗流,如祁连雪水注入基因的毛细管,兰大青年将以撼动乾坤之势,在民族复兴长卷中刻下新的犁痕。